本报讯 高考录取在即,昨日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,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骗子谎言,谨防上当受骗。
“花5万元,保准能让你上名牌大学”、“我们可以通过熟人买到上大学的指标”……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段时间,不少中介机构和个人通过手机短信、互联网发布这类诈骗消息。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,警方提醒主要有以下五种诈骗手段:
一是骗子冒充某高校招生人员,取得家长信任后,暗示家长花钱可帮忙;
二是骗子混淆网络教育、成人教育、自学考试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,考生交钱入学后,才知上当受骗;
三是骗子谎称有“内部指标”,伪造文件、印章,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,假扮高校招生人员,骗学生家长支付“订金”;
四是骗子自称招生院校领导熟人,有办法让达到分数线的考生被录取,还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,从而骗取钱财;
五是骗子冒充大学招生办人员,声称有学生没来,可以补招、补录,甚至顶替他人名额,以此骗取钱财。
市公安局文保处负责人强调,骗子诈骗手段花样翻新,但最终都离不了“钱”。
(记者 徐其勇 实习生 杜镝)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,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;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fjksw@163.com,我们将会及时处理。